王国强,字俊越,号追神堂人,1958年5月生于河南周口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,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。王国强,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教育部博士课程班,早年师承国画大家李苦禅、黄胄二位先生,后又跟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先生学习深造。在这段求知的岁月里,他更是幸运地得到了何家英、邵大箴、杨力舟等诸多艺术巨匠的悉心指导和谆谆教导。
参展作品:
展开剩余92%2017年5月作品《莲莲有余》在“河南省第二十二届美术新人新作展览”中荣获优秀奖。
2022年10月作品《人民科学家--程开甲 》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,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、中国美术家协会、中国摄影家协会、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承办的“筑梦---我们的新时代美术 摄影作品展”,于202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
2022年8月作品《人民科学家--程开甲》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5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
2023年1月作品《人民科学家—程开甲》,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。军博收藏No.20230001
2021年8月作品《共和国的骄傲》入选“大美漳州-全国中国画作品展”
2021年4月作品《时代精英》入选“悲鸿精神--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”
2023年4月作品《黑白韬略》入选“2022中国写意画作品展”。2023年3月作品《流年往事》入选“2022·南田秀逸-中国画作品展览”
2023年2月作品《耕读田塬》入选“2022·天府风情---全国中国画作品展”
2023年4月作品《石榴赋》入选“同源”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
笔撼乾坤开宗立派 师古通今艺贯中西
——记著名画家王国强
纵观当代中国画大家王国强先生的诸多作品,可鉴此等作品恰是的横跨古今的文化桥梁,花鸟、山水、人物、福寿无所不通,件件精彩,吉鱼创作更是一支笔,前所未有!他将传统文脉的深邃与现代审美的活力熔铸于笔墨之间,艺术语言根植于深厚的师承体系,早年师从李苦禅、黄胄两位国画巨擘,得传统写意之精髓;后又受教于河北画坛名家王怀骐、于金才,锤炼出扎实的造型功底与笔墨根基。
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教育部博士课程班深造期间,他师从大写意花鸟画泰斗张立辰教授,系统研习北派山水的雄浑与南派水墨的灵秀,更得何家英、邵大箴、杨力舟等艺术巨匠的悉心指点,在人物画构图与理论思辨层面豁然贯通。这种跨越地域与流派的学术积淀,使其技法既保有宋元山水的意境幽深,又融入西方水彩的光影层次,笔墨当随时代,又将时代的弘音大律节奏感注入笔端,形成"墨色交融、形神共舞"的独特美学体系,古今相续,自成一派。
从文化影响力的维度审视,王国强的作品超越了画室局限,成为时代精神的视觉图腾。他的创作被中央电视台遴选为外事国礼,在国际舞台上引发西方艺术界的惊叹,阿根廷文化使者曾盛赞其作品"与欧洲艺术巨匠的杰作交相辉映"。近年来,他更频繁受邀与张大千国际艺术基金会主席冯明秋、法国卢浮宫策展人艾曼纽·贝赫等国际艺术名流共同出席“东西方艺术对话”高峰论坛,其《山河颂》系列作品在佳士得秋拍中与赵无极、吴冠中画作同场竞艳,以逾千万港元成交,引发全球藏家热议。国内文化名流争相收藏其墨宝,国家级文博机构更将其代表作奉为馆藏重器,这种跨越雅俗、联通中外的文化辐射力,印证了其艺术不仅是个人心性的表达,更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释放,特别中山水花鸟所承载的东方哲思,已经成为国际文化对话中的美学密码,鲜明的国际魅力,引领着中国画走上世界舞台的主潮流!
在市场价值坐标系中,王国强的作品堪称当代书画的价值焦点,他的润格标准逐年攀升,拍卖市场屡创高价纪录。2024年北京保利春拍中,其八尺巨制《松壑鸣泉》以2380万元人民币落槌,刷新个人拍卖纪录;同年与苏富比合作的特展“水墨东方”中,其作品与曾梵志、徐冰等当代艺术大家并列展出,引发国际藏家群体对其作品的狂热追逐。这种追捧既源于技法层面的炉火纯青,更因其笔墨中蕴藏的文化保值属性。这些流淌着中华美学基因的峥嵘符号,既是艺术史的延续,又是时代精神的结晶,注定在未来的价值体系中占据高位。他的作品占据市场高位绝非偶然,而是艺术价值与文化定位双重认证的必然结果,中国需要这样的作品,世界更需要这样的作品!
纵观其艺术探索之路,王国强始终践行"笔墨当随时代"的创作理念。他既能以丈二匹的鸿篇巨制展现山河的壮阔气象,亦能以尺幅小品传递花鸟的性灵之美,构图打破传统范式,一气呵成,大胆的现代构成主义手法,一改旧文人画的扭扭捏捏,营造气势磅礴的空间,留白与密实的辩证关系中重构了视觉秩序,大墨重彩的运用尤见功力,有温润处似江南烟雨,有苍劲时若北国松涛,将墨彩的流动性推向极致,带着大破而后大立的创新胆识,使作品既保有传统中画的诗性内核,又焕发出强烈的现代审美张力,相当可观,既谓奇观!
笔撼乾坤开宗立派,师古通今艺贯中西。在艺术史的主流里王国强的作品成以笔墨为载体的美学史诗,表达着师古而不泥古"的真谛,在参意经典的过程中萃取精华,又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生实践重构自然意象。一石一木、一羽一鳞皆非物象的简单再现,而是经过心灵熔铸的文明图腾,有致广大的格局,有尽精微的匠心独运,以技近乎道境界到达跨越时空的美学高度,绽放出属于时代和未来的光辉!大作品大师作,一画难求,贵如和璧隋珠!
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5年4月24日
发布于:河南省